感情真挚
感情真挚
级别:高考年份:2005年字数:1200字以上

所谓“感情真挚”,就是要求考生在作文中自然地表达内心情感,使感情的流露给人以真实感、真诚感,而不是附加感、装饰感,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技巧吧!

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技巧:感情真挚

一、有“我”——做一个现实生活的体验者

文章应该事真、情真、理真,否则,就如剪彩为花,刻纸为叶,不可能有生命活力。前人说“读《出师表》而不痛哭的人不是忠臣,读《陈情表》而不流泪的人不是孝子”,就是因为这两篇文章都抒发了强烈而真挚的感情。前者表达了诸葛老师知恩图报、尽心竭力的诚挚之情,后者表现了李密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笃厚之情,从而强烈地触动了读者的心灵。

真情从“实感”中产生。如果缺少生活的“实感”,就不可能有真情。生活中有些事让我们感动,就想把它写下来;写下来的东西能够引起读者的感动,它在我们眼里便是好作品。平时要善于感动,学会感恩。歌德说:“从某种意义上说,每一首诗,都是一个给世界的吻。”我们要善于以饱满的感情去观察和对待周围的客观事物,与其建立感情,再将这感情融入作文中,这样就不愁文章没有情感,缺少感染力了。要做一个可以和他人、和全人类心心相印、息息相通的人,一个有着人性与人情的真正的人。

二、有“物”——寻找感情的“承载物”

抒情,往往要借助某一具体的事件、景物作为“凭借物”,否则,“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”?李清照“淡荡春光寒食天”一句,虽不着一个“情”字,然而情采毕出;辛弃疾“落日楼头,断鸿声里”一句,虽未言一个“愁”字,然而谁不知词人满腹的“愁”滋味呢?李、辛二词何以取得如此突出的效果?一是情感使然,是情感的魅力所致;二是其情感抒发都有恰当的“承载物”。大凡文章者,或借事,则要选准事;或借景,则须找定景;而说理文,议论是龙身,论点为龙眼,抒情是灵魂,其立足点在于一个“理”字。

(一)借叙事来抒情。借叙事抒情,叙事是手段,不必追求事件的完整过程,而要把浓郁的情感融于叙述之中。要选择生动感人的细节作为情感的凝聚点,着力用情。比如贾平凹的《哭姨娘》,回忆了姨娘与自己的一段患难生活:

记得那年春上,奶奶生日,家里又揭不开锅了,你从外边借回一元钱,买了三斤豆腐。豆腐做好了,你一筷子夹给奶奶,一筷子夹给我,我让你吃,你说你嫌豆腐有一股豆味儿,反胃。姨娘,我那时真傻,还以为是真的,就三口两口扒吃了豆腐,后来在厨房里,却见你吞着野菜吃,我才知道你是哄了我。我后悔地哭起来,你却笑了,说我懂事,让我以后长大有钱了,再给你买多多的豆腐吃。可到现在,我一块豆腐也还未给你买了吃,你却死了。

作者叙述了“文革”年代乡村生活中的一件小事,看来很平常,叙事中似乎不露声色,但却倾注了深情。

下一篇:把握四个要点

相关推荐

正在阅读:感情真挚